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苗通讯员郭俊
炎炎夏日,有人小腿却一阵发凉,出去遛个弯儿,走几百米腿就开始疼起来。
这未必是“老寒腿”犯了,可能是下肢的血管堵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八旬大爷三伏天左腿发凉,差点截肢
近期杭城高温持续发酵,但杭州80岁的张大爷却有点不对劲,他感觉两条腿的温度不一样,一条腿还发凉,开始他并未太在意。不料,这个症状险些让他面临截肢甚至致命的风险。
前段时间,张大爷感觉自己的左腿麻木,而且和右腿比,明显冰冷冷的,但他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后来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左腿痛得不能走路。忍了一周后,他终于听从家人建议,医院三墩院区检查。
“见到老人时,他的左腿苍白,摸起来很冰冷,造影、CT等检查结果显示,是典型的腿部动脉因为血栓而堵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叶金明主任医师介绍,老人左下肢严重供血不足,所幸的是还有一支远端腓动脉仍有血供。
医生通过药物溶栓、吸栓等微创介入和外科手术方式,为张大爷的左腿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最终康复出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一种梗叫“腿梗”
与心梗脑梗相似,腿梗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栓塞。医学上把这种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是由于血液供应障碍而出现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状。
出现这种疾病,往往提示心脑血管也存在严重缺血问题,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并及时就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下肢血管堵,易伪装成2种病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并不典型,极易与“老寒腿”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1、老寒腿
老百姓俗称的“老寒腿”,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早期可能无症状,以后逐渐出现疼痛、僵硬,疼痛常伴随着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发生改变。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站立行走时需先活动几下关节才能迈步,病人还可能会出现“O”型腿。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出现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等症状。
但一般从症状上来说,一走路就疼痛可能是腰椎病,走一段路才开始疼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
做到4点,减缓下肢血管堵塞
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通过介入放支架或外科手术的方法,解决下肢血管狭窄的问题。
建议有下肢动脉栓塞症状的人,日常做到:
1、养成低脂、低糖、低盐的良好饮食习惯,口味要清淡,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类饮食。
2、少饮酒、不抽烟,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体重。
3、踮脚尖,减缓下肢血管堵塞。将脚跟离地抬起,用脚尖来支撑身体,保持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再将脚跟抬起,重复进行。
4、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下肢血管常规彩超,检查是否有斑块形成,以便及时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