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其中,大面积脑梗死(LHI)是指脑部供血异常,动脉堵塞所形成的脑部损伤,其病灶大概在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皮层支等。但目前对于其定义尚未明确。有的人认为,脑梗死面积超过40cm,梗死范围包括两个脑叶,即可定义为大面积脑梗死。而有的人则认为脑梗死面积应超过大脑面积的1/2。
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因为老年人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长期受其影响,就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堵塞血管或使血管变得狭窄,从而导致脑组织血流量低,进而迫使脑细胞大面积坏死。而风湿性心脏病等可因心源性栓子脱落,诱发大脑中动脉闭塞,从而导致大面积脑梗死。
由于大面积脑梗死所累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可导致患者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发病后,患者可有明显的脑水肿,颅内压高等,有的甚至会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疾病。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包括意识功能障碍,颅内压升高,偏瘫、肢体活动障碍等。
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其脑组织受损范围广泛,因此会出现脑水肿及脑功能障碍,患者可有突发性或发展性意识障碍,这个也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同时,脑中线结构发生位移,使得脑干组织中的意识系统发生异常,这也是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之一。
该病的另一个主要临床特征就是颅内压升高。由于大面积脑梗死及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出现水肿,因此患者的颅内压会逐渐升高。而大血管、硬脑膜受到挤压和牵拉后,会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血管出现代偿性扩张,所以患者也会有头痛的表现。再者,颅内压升高会刺激患者的呕吐中枢,所以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
偏瘫、肢体活动障碍的出现,是由于患者大脑中动脉主管梗死,皮层、深穿支供血出现障碍,大脑皮层受损,并影响肢体供血,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肢体活动受限,诱发偏身感觉和对侧偏瘫。
此外,大面积脑梗死还可诱发其他疾病,如癫痫和情感障碍。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引起的,以脑功能短暂异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功能紊乱,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而大面积脑梗死是继发性癫痫的原因之一。脑梗死继发癫痫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
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变通常发生在脑皮质或皮质下,累及脑叶,且病灶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异常放电,从而导致癫痫发作。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栓塞,有报道称,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癫痫发作的原因。如果对脑水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且治疗原发病,则癫痫会随着原发病的病情好转而好转,但一般需要用药治疗。
情感障碍也是脑梗死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忧伤、郁闷,睡眠障碍等。脑梗死后的情感障碍,可扩大因神经功能受损所致的躯体症状,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调节紊乱,进而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对此类患者,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
临床上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等情况以保护脑组织。急性期予以吸氧,有助快速缓解脑组织缺氧的情况,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其次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血浆对水分的吸收,改善脑水肿。再者就是要进行抗凝治疗,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和进展,必要时需进行颅脑手术,以降低颅内压。此外还需要使用脑营养剂、脑保护剂等,改善脑出血。
结语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后,其进展会非常快,也会有很多的不可预见因素,导致治疗难度的增加,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而脑细胞一旦受损,是难以恢复的。因此大面积脑梗死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且容易复发,诱因包括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所以,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要及早诊治,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脑血肿,保护脑组织。
参考资料:
[1]王子布.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11(8):20,23.
[2]贾蕾.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1(9):60-61.
[3]王民升.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15(10):-.
[4]秦利.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3(11):-.
[5]刘春红,姚恩生,唐娟,等.脑梗死后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32(20):-.
[6]孙敬,刘宇庆,许敏,等.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