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是肾移植术后罕见并发症,其发生率1%,严重威胁肾移植受者人/肾存活。年9月6~8日,在济南召开的第八届华北血管大会暨第七届山东(泰山)大血管外科论坛、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年会(第八届)、国际血管联盟(IUA)血管创伤专业委员会论坛上,医院血管外科的张杰峰主任医师就一例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介入腔内治疗经验分享作了精彩的演讲。
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1%,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没有症状。一般患者会出现肉眼血尿、肾功能异常、髂窝处搏动性包块或破裂大出血,早期易被误认为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可分为肾内型和肾外型,其中肾内型多为医源性损伤,包块经皮活检、经皮肾镜取石、微波碎石、外科开放性手术等;肾外型病因包括血管壁缺血损伤、血管吻合不仔细、移植部位有感染、慢性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
诊断手段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以及血管造影术,其中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的金标准。文献显示肾移植术后假性动脉瘤处理的时机一般是存在局部临床症状、进行性增大或者直径大于2.5cm、感染的病例破裂风险较高或肾脏有失功潜在风险。肾内型动脉瘤多以栓塞可解决问题,可保留肾功能;肾外型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超声引导凝血酶、开放手术以及腔内治疗。病例分享
男性,39岁既往史: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两次肾移植经历;第二次肾移植后肌酐、尿量恢复正常
复查彩超: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
实验室检查:肌酐持续升高(最高达μmol/L)、尿量减少
CTA:左侧髂内动脉巨大瘤样扩张,瘤体直径>2.5cm
手术过程:经右侧股总动脉入路,导丝“翻山”进入左侧髂内动脉,植入覆膜支架(5mm×50mm)后,行球囊后扩张,造影显示左侧髂内动脉瘤体消失。术后立即行血液透析
术后观察:尿量恢复正常、肌酐及尿素氮恢复正常;移植肾保肾成功
术后总结
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曾两次肾移植,患者家属殷切期望保留肾脏功能。根据影像显示吻合口位于中段,支架锚定区合适,假性动脉瘤直径大于2.5cm;移植肾动脉吻合处受压迫重度狭窄,移植肾重度缺血,濒临失功。该患者两次肾功能移植术后,移植肾与周围组织已严重粘连;且开放手术处理血管并发症具有相当难度、假性动脉瘤壁为纤维结缔组织难以分离且易损伤输尿管及供受者动脉、静脉,因此排除开放手术。由于假性动脉瘤巨大,凝血酶注射效果不肯定,且不能解决移植肾动脉狭窄,因此排除超声引导凝血酶。此外,单纯弹簧圈无法解决移植肾动脉狭窄,导丝无法进入瘤腔,栓塞效果不可预期,裸支架+弹簧圈栓塞效果不确定,甚至无法完成栓塞,介入困难增加,因此排除弹簧圈栓塞或裸支架+弹簧圈。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可一次性解决移植肾动脉狭窄封堵破口、恢复移植肾供血,最大可能保守移植肾脏功能,术后效果可期,创伤小、患者及家属接受度高,因此选择了覆膜支架植入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