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著名的德国医生RudolfVirchow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的概念;命名了“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三个血栓相关名词;提出了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一百多年来,该理论仍在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
血栓可以伴随血液而“游走”于全身,它个头虽小,威力却十分巨大,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危害生命!
动脉血管内的血栓可以引起远端动脉缺血,组织或是器官缺血坏死;而静脉内的血栓则可以引起血流瘀滞,引起组织水肿、肢体肿胀。
危机
血栓就藏在身边!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据“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血栓的发生接近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
美国和欧洲每年因血栓栓塞致死的人数超过了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车祸的总和。然而,在中国,血栓形势可能同样严峻,但流行病学数据的缺乏掩盖了血栓性疾病的广泛影响。
为提高公众对血栓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每年的10月13日被定为“世界血栓日”。年10月13日正是第8个世界血栓日,主题为“睁大眼睛看血栓”,让我们一起睁大眼睛,了解血栓,共同面对血栓形成这一“沉默的杀手”!
成因不同
血栓还有不同形态?
血栓是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的无结构团块,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心血管内膜的受损、血流速度及方向的改变、血液凝固性的增高。
我们知道,不同品种的花可以培育出不同的花色,而血栓也是一样的,不同的“种子”和环境也会培育出不同“品种”的血栓。根据成分和形成机制的不同,血栓可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以及透明血栓。
01
白色血栓
“白血栓”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肉眼看颜色发白,因此得名。白色血栓多发生于血流速度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的头部)。
02
红色血栓
“红血栓”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及红细胞,肉眼观察下呈红色,故称“红血栓”。红色血栓多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相比起白血栓,红血栓的体积较大,更容易造成更大范围的血管堵塞,也更危险。
03
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为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左心房的血栓如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动的方向进入全身动脉,可能发生脑血管栓塞或外周动脉栓塞。
04
透明血栓
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堵塞部位不同
动脉血栓VS静脉血栓
由于血栓的形成的机制不同,通常造成的堵塞状况也不相同。动脉压力高,流速快,剪切力高,所以动脉血栓多以白血栓为主,而静脉血栓多以红血栓为主。
01
动脉血栓
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斑块破裂后暴露富含脂质的脂核和胶原蛋白,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和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
动脉血栓形成后,会引发心脏病、脑梗死、四肢缺血等血管事件,甚至发生血管性死亡。
■当血栓出现在心脏内,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心跳停止,危及生命;
■当血栓发生在大脑,一般表现为偏瘫、失语、头痛、头晕,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发生在四肢表现为肢体苍白、无力、活动受限。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和重负,严重影响患病个体及其家庭。据统计,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28.7%。
02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静脉内皮损伤、血流缓慢瘀滞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静脉血液中的一些纤维蛋白原被激活,纤维蛋白原就会形成一些网状结构,将各种的血液细胞网在其中,形成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
其中,深静脉血栓(DVT)大多发生在下肢,在肌肉的挤压下,这些血栓还会在血管上脱落,沿静脉向近端不断延伸,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血栓随血流回流入肺动脉,形成肺栓塞(PE)。
肺栓塞(PE)症状
■胸痛,75%患者出现肺栓塞时首感胸痛;
■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难最为常见,约84%~9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当有肺栓塞或充血性肺不张时,可有咯血,发生率约30%;
■晕厥,由于肺动脉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
■休克,当大块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加之强烈的肺血管痉挛,引起患者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血压下降,患者常大汗淋漓,焦虑,严重者出现猝死。其发生率约为10%。
静脉血栓是动脉血栓发病率的4倍。据统计,高达60%的静脉血栓发生在住院期间或住院后,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
在英国,每年有超过32,例医院相关的VTE发生;在美国,超过,名住院病人发生VTE;在澳大利亚,每年有30,例医院相关的VTE发生。
哪些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VTE)?
“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和Ipsos-Reid一项共同研究发现,公众对于动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知晓度,远低于其他疾病(例如心衰、脑卒中、高血压、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艾滋病)。而且数据显示公众对于VTE的认知程度很低,知道血栓栓塞可以预防的成年人不足50%。
从生活细节入手
预防血栓
可以看出,无论是动脉血栓还是静脉血栓都对人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
然而,“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和Ipsos-Reid一项共同研究发现,公众对于动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知晓度,远低于其他疾病(例如心衰、脑卒中、高血压、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艾滋病)。而且数据显示公众对于VTE的认知程度很低,知道血栓栓塞可以预防的成年人不足50%。
预防血栓,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01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动脉血栓,要着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发生破裂,使用有效抗栓药物,防止在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积极控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烟酒摄入、饮食不规律等。
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高血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都有关系。
02
“动”起来,让血液流通
预防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核心在“动”。因此,应着重避免引起血流减慢的因素,长期卧床、下肢有创伤、术后的病人以及长时间坐飞机者,都是高危人群。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久站、久坐等,应适当活动下肢,适量饮水,避免血液粘稠,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糖尿病患者应当保持血糖稳定;
■大手术后等长期卧床者,应在床上进行下肢的主动活动、并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能起床者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使小腿肌肉活动,增加下肢静脉回流。
■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静脉曲张;血栓高危病人,可穿医用弹力袜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3
补充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提高血液纤溶活性和降低血液凝血活性,从而防止动脉壁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纳豆激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作用。
一项题为“纳豆激酶对体外血小板聚集和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纳豆激酶通过阻断血栓烷的形成来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延缓了氧化性动脉壁损伤后的血栓形成。表明纳豆激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的活性作用。
(纳豆激酶对胶原或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显著)
另一项对45例20~70岁患者进行关于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的临床研究显示,纳豆激酶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口服纳豆激酶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A:凝血因子中纤维蛋白原、B:凝血因子VII、C:凝血因子VIII与基线的变化)
04
规律运动
一项发表于《血栓和止血杂志》的研究认为,如果能有规律地参加运动,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有规律地运动可以使女性罹患血栓的概率降低39%,使男性罹患血栓的概率降低22%。
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运动(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等)可以明显降低罹患血栓的危险率。
对老年人来说,规律运动显示可以大大有利于心脏的功能,这可能对老年人的净效应是积极有益的。
猜你想看
爱护关节要趁早!膝盖脆弱的你,请收好这份护膝攻略!你知晓自己的血压值吗?全球近一半高血压患者不知自己已患病!心梗发病有季节曲线!入秋发病率攀升,冠心病患者需谨慎越吃越伤“心”!食用超加工食品会导致患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阿尔茨海默病日丨除了领钙入骨,它还能帮助我们远离“记忆的橡皮擦”?“暴脾气”们要注意了!易怒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大脑一片空白?关于脑健康知识,你了解多少?晒被子“晒”出腰椎骨折?这都是骨质疏松惹的祸这个教师高发的职业病,即使不痛不痒也要引起重视!图文来源:网络
责编:小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