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能有手术机会的病人只有约20%-30%。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局部治疗(包括消融治疗和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选择。
今天就来说说介入治疗。
肝癌介入治疗,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目前已被国际上公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肝动脉灌注治疗(TAI)可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并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肝动脉栓塞(TAE)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就是既给化疗药物,又给栓塞剂,双剑合璧,杀灭肿瘤,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
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中,对肝癌TACE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给予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对于肝功能不全、肿瘤晚期、预计不能从TACE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应行介入治疗。
同时,对于手术切除后辅助性TACE的应用,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肝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IIb期、IIIa期和IIIb期的部分病人,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或B级,ECOG评分0-2;
Child-Pugh评分
ECOG评分
(2)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Ib期和IIa期病人;
(3)多发结节型肝癌;
(4)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
(5)肝肿瘤破裂出血或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门静脉高压出血;
(6)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瘘;
(7)肝癌切除术后,DSA造影可以早期发现残癌或复发灶,并给予介入治疗。
2.
肝癌介入治疗的禁忌症
(1)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C级),包括*疸、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或肝肾综合征;
(2)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3)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
(4)合并活动性肝炎或严重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
(5)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
(6)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7)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如果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虑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塞);
(8)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3.0×/L(非绝对禁忌,如脾功能亢进者,与化疗性白细胞减少有所不同),血小板<50×/L;
(9)肾功能障碍:肌酐>2mg/dl或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
3.
介入术后常见的五大并发症
(1)穿刺部位出血
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禁止弯曲。穿刺部位压迫至少6个小时。
(2)腹痛
是由于肝癌的供血动脉被栓塞剂,栓住导致肝癌缺血、坏死。术中以及术后3-5天较明显,一周后有所缓解。
(3)发热
介入治疗后常见症状,多是由于肿瘤被栓塞后,缺血、坏死引起的自身反应性发热,多出现在中午,持续4-6个小时后,温度降低。
病友们应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及时通知医生,在38.5以下,如果不能耐受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4)恶心、呕吐
多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副反应,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和次数,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不能耐受,及时告知医生。
(5)肝功能损害
多为短暂的肝功能损害,多次介入治疗后程度有所加重,注意休息、饮食,给与营养支持,注意监测肝炎病*的复制指数和定期复查肝功能。
4.
TACE后续治疗与联合治疗
TACE的后续治疗或者联合治疗是目前肝癌治疗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规范》对此也进行了说明:
(1)对于肿瘤范围较为局限的肝癌患者,推荐TACE+局部消融治疗;目前有两种TACE联合热消融治疗方式。
①序贯消融:先行TACE治疗,术后1-4周内加用射频或微波消融。
②同步消融:在TACE治疗时,同时给予射频或微波消融,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减轻肝功能损伤。
(2)局限性大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推荐TACE+外放射治疗;
(3)大肝癌或巨块型肝癌在TACE治疗后缩小并获得手术机会时,推荐外科手术切除;
(4)肿瘤范围较大或者较为弥漫者,推荐TACE联合全身治疗(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全身化疗等);
(5)强调以TACE为主的治疗模式,目的是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让患者带瘤长期生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
摘自《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
加入抗癌圈官方肿瘤交流群,与病友和医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