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入科-03-29
肺动脉血栓病例经验分享及总结
东台市人民介入科
病例介绍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72岁,胸痛、胸闷四天,加重一天就诊,一年前有肺动脉血栓病史,医院保守治疗。
肺动脉CTA(本院):两侧肺动脉血栓
D-二聚体:19.60mg/LFEU
指间血氧饱和度:吸氧后83%
治疗过程
1.抗凝治疗。
2.因临床上90%的肺动脉血栓来源于下肢DVT,考虑先行双下侧深静脉造影,排除下肢DVT
3.以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静脉后置入5F动脉鞘管,送入5F猪尾导管至肺动脉。造影了解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程度。推拉导管,负压抽吸,以达捣栓、碎栓、吸栓之目的。
4.右肺动脉血栓严重,将猪尾巴导管置入血栓内保留,经导管持续溶栓
术后治疗
术后治疗:
1.术后继续抗凝
2.经导管持续尿激酶溶栓72小时后拔管
术后5天D-二聚体:9.90mg/LFEU
指间血氧饱和度:吸氧后99%,不吸氧93%
经验分享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中常见的危急重症,肺动脉的急性大块血栓栓塞会导致血氧交换障碍、右心功能不全甚至血流动力学不稳、意识丧失,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是继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位列第三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死亡率高达30%,而对于中高危患者,尽早行肺动脉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死亡风险,导管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因静脉溶栓治疗带来出血的风险。我院介入科已开展多例经导管介入治疗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效果显著,能够短时间破碎血栓,疏通血管,恢复血流,同时局部靶向溶栓治疗提高局部溶栓药物浓度以及药物与血栓接触的面积,提高局部溶栓疗效,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