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为大家带来科普——介入技术是如何进行诊断的?有哪些疾病可以通过介入技术治疗?
介入诊断,如同“火眼金睛”
血管性介入诊断技术
医生把发丝粗细的导管插入“问题血管”,并注入造影剂之后,就能根据获得的清晰图像,判断有无病变,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非血管性介入诊断技术
医生通过介入技术穿刺,获取体内组织,使许多疾病在手术之前,就能获得病理诊断,这就如同钻入人体的“悟空”一样,大大提高了全身各部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已能借助三维导航系统等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配合病理诊断技术,实现人体深部亚厘米级病灶的活检,以及通过单一入路实施活检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首先,介入可以通过栓塞技术,对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血管瘤,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等的大出血,进行栓塞,以“消灭肿瘤”,“堵住”出血。第二,通过细针、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血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和静脉血栓;或将导管插入肿瘤供养动脉,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射到病变的组织或器官,治疗晚期的肺癌、胰腺癌等等。
第三,对肝脓肿、腹腔脓肿、肝肾囊肿等全身各部位的囊肿、脓肿、积液、血肿等体内异常积液,进行微创介入引流等治疗,避免了部分外科手术损伤。第四,通过球囊导管扩张和支架成型等技术,对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上腔静脉狭窄,以及气管、食道、肠管、胆道、输尿管、尿道狭窄和输卵管阻塞等,完成再通。
第五,通过化学性或物理性手段,对肿瘤进行微创消融治疗、止痛治疗,对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前列腺肥大等进行消融治疗。另外,现在还开展了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磁导航技术、人工智能辅助介入诊断、分子影像学标记技术……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关爱介入医师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