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易发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居民,并有向中年人群延伸的趋势,发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患者出血、肺栓塞及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症特点,应及早实施诊断与治疗,将发病状况控制在易治疗的阶段。根据临床医学的研究,按照血栓的发病时间,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慢性深静脉(六个月以上)、亚急性深静脉(两周~六个月)和急性深静脉三种类型,其中发病时间在一至两周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血栓形成的初期。在血栓形成的初期,临床采用积极有效的抗凝、溶栓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易取得良好的疗效,提升静脉堵塞再通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是治疗和控制血栓的有效途径,临床评估溶栓后的疗效,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有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三大病因,其发病机制为下肢静脉回流依靠完整的静脉瓣作用,骨骼肌产生收缩的泵作用及胸腔内的负压吸引功能,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和稀释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多有外伤史和手术史,特别是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泵的功能变弱,使下肢局部血液淤滞,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被堆积的血液因子激活,进一步加大血液的黏滞度。当血管内膜受损被血小板黏附后,出现大量凝集伴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其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普遍较高,主要是右髂总静脉压迫左髂总静脉,同时腰骶部生理弯曲的前推,左髂内动脉置于左髂外静脉或左髂总静脉前面,这些解剖特点对左侧下肢的深静脉和下肢静脉的回流形成了不利因素,极易造成左下肢的血流滞缓,严重者形成血栓。
近年来,常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深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此之前,深静脉造影在临床较为常用,但是在超声成像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肥胖型患者,流量、压缩性很难得到一定的评价,造成检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或者出现假阳性,引起临床误诊,同样的情况也常出现在深静脉血栓复发的患者中。由于患者的血管壁变硬,易使超声对血管的预测产生误判。此外,深静脉造影无法提供诊断信息能反映深静脉血栓的严重程度,还有血栓的实际大、周围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等,不能判断是外伤还是周围组织压迫而引起血栓的症状。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伤痛苦、重复性高、动态直观的实时特点,对血栓的定位、血栓的范围、及病程的估计有很大帮助,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但如果静脉管腔较为细小、血液速度较慢,那么信号比较微弱,应用超声诊断难度就会加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也有不同的显示图像,但是亚急性、急性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较难区别,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时间、发病史进行综合性诊断,必要时掌握下肢静脉血栓不同时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特征,清楚下肢静脉的走行或变异,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医院超声科张晋和李南选取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临床检查。仔细检查患者的双侧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后静脉(PTV)、内侧腓肠静脉(MGV)等下肢静脉内径值,同时观察腘静脉(POV)、胫前静脉(ATV)、股深静脉(DFV)的CDFI值,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记录血流频谱与流速,并用远端肢体挤压试验和乏氏(Valsalva)试验测试患者的深静脉瓣功能与血流变化。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CFV、SFV、PTV、POV、MGV下肢静脉内径值均显著高于无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CFV、SFV、POV的CDFI值均较低,不及无病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明显观察到患者的静脉管径发生扩张,管腔阻塞,血流通过流速及频谱异常,与无病变位置比较有明显不同。
来源:张晋,李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4(1):38-41.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7.05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