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TUhjnbcbe - 2020/11/24 23:28:00
近日,中西医结合科收治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该患为一63岁男性患者,以“发现血糖升高5年,左下肢疼痛发凉1年”之主诉,在外院治疗3月效果不佳,于3月25日经介绍来我科就诊。入院时诉近1年来左下肢疼痛,跛行,夜间疼痛不能入眠,常于睡眠中痛醒,每晚需起床忍疼活动七八次方能缓解,左下肢发凉、左足红肿,感觉减退,下肢有袜套感,足底有踩棉花感,左足趾甲停止生长,左足趾毳毛脱落,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压力觉、震动觉、痛觉、温度觉均消失。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左侧股浅动脉中、下段狭窄,左侧胫前动脉次全闭塞,左侧足背动脉管腔内未采集血流信号,考虑闭塞。右侧股浅动脉管腔狭窄,右侧胫前动脉、足背动脉不全闭塞可能。肌电图提示:下肢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改变。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脂血症。住院后经过中西医综合治疗,血糖控制理想,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温度、颜色基本正常,现已康复出院,后期嘱其继续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改善循环及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定期复查。治疗前后对比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直接加剧了这一病理进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可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同时存在,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则危险性更高。由于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我科张友杰副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属中医消渴病脉痹、脱疽范畴。临床当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等方法,结合中药足浴、溻渍、贴敷等特色治疗,常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我科已收治多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患者。先后曾运用中药“箍围法”及去腐生肌、活血生肌、回阳生肌“三步法”等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使许多糖尿病足患者免受截肢之苦,相关课题研究获得商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药熏蒸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该方法广泛使用于临床,简单有效,深受患者认可。此外,科室举办过多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对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掌握相关知识,以及指导其疾病的自身管理、日常养生保健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室简介: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以中西医结合为诊疗特色的专科现有医务人员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学历6人。优势诊疗方向: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2、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3、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4、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泌尿系统疾病及肿瘤放化疗后恶病质状态。诊疗特色:根据中西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中药内服、中药熏洗、穴位敷贴等内病外治特色疗法。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风,穴位敷贴治疗习惯性便秘,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中药敷贴治疗急性甲状腺炎、乳腺炎、丹*等效果明显,中药配方颗粒‘箍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并获得年度商洛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服务宗旨:中西医结合科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养生保健为一体,融汇中西医术,博采众家之长,恪守“医乃仁术”之训,秉承“学贯中西、传承创新”之理念,竭诚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