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有关中风病因理论,唐、宋以前多为“外风”说,多从“内虚邪中”立说,《金匮要略》等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唐、宋之后,尤其金元之际,强调用“内风”立说,堪称中风病因学说的重大转向。例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主张”正气自虚”,朱丹溪倡导“湿痰生热”;王履则从病因学的角度分类提出了”真中“,“类中”,其中外邪侵袭所引发的叫真中,没有外邪侵袭所致病的叫类中。张景岳还主张“非风“,并对“内伤积损”进行了论证。
脑梗塞(BCC)是一种脑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形成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最为多见,脑动脉壁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作用下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阻塞而致局灶脑梗塞者,称脑血栓。二是被人体其他部位栓子剥落,如颅外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剥落血栓碎片,或者心脏附壁血栓剥落碎片、心脏瓣膜赘生物剥落等进入脑循环引起某一脑血管阻塞形成局灶性脑梗塞叫脑栓塞。临床上以偏瘫,偏身麻木,说话不清等突发性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特征,古称脑血栓。本病是脑血管病中最多见者,约占脑血管病70%.年龄在55岁以上者高发,且男性多于女性。
该病的发病原因很多,在临床上,以内因引发者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志郁怒五志气太过,心火炽盛,会引动内风,导致卒中。临床上以暴怒伤肝为主,因怒瞬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其候将发。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等都是诱发疾病的因素。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等,均能发病,尤以嗜酒诱发为烈。
3.过度劳累《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而张之”,意思是人身的阳气如果受到干扰,就会亢奋而不收敛。此病亦可由于操持太过、形神失养等原因使阴血暗耗、虚阳化风干扰而发病。又如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情志不遂,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动膈而发之。皆与脾胃密切相关。再则纵欲伤精亦为水亏在下、火旺在上的病机。
4、气候变化该病全年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和季节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进入冬季突然转凉,寒邪侵袭,会影响血脉循行。如《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而血凝位。凝而脉通。春季气温回升,阳气升发而为病;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湿热蕴蒸,易使气血运行不畅,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皆可诱发本病的产生。二是初春突然变暖时,正处于厥阴风木的主要命令下,应在肝脏,风阳暗动时,亦可引起疾病。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当部分脑供血断流10秒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当某动脉全部阻塞,不能获得侧支循环代偿后,其供血区脑组织迅速发生缺血性坏死,称为脑梗塞或脑软化。动脉闭塞6h内,大体复查,多未见明显病灶。当超过24h,由于血管内血流减少,再灌注损伤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作用下,病灶迅速扩大。2~4d内病灶基本消失。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水肿和出血。1。而自动脉闭塞8~48h.病灶处发生明显脑肿胀、脑沟狭窄、脑回平坦、脑灰白质边界不清。7~14d大脑变软,坏死,渐达峰值,开始液化。以后逐渐向周围扩大。至8d左右可见水肿区呈“十”字或三角形分布并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若系动脉主要是大脑中动脉闭塞、病灶大、脑组织肿胀程度高,就会造成中线移位甚至脑疝。术后3~4周坏死组织液化,吞噬,取出。与此同时,胶质纤维增生也发生了修复。小病可见胶质疤痕,大病可见中风囊等。完成这一修复过程,有时需数月乃至一至两年的时间。
引起脑血栓的原因以脉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多见。它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血管系统,但以颅内为主。其发生与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临床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类型。粥样斑块最重处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与虹吸部,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其次是椎动脉起始部,以及其发出小脑后下动脉远端段,基底动脉中段。然后是颅底大动脉近端分支。位于动脉内膜下方的粥样斑块凸起并向管腔突出,导致管腔狭窄。斑块会穿通并损伤内膜,溃破部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加剧管腔狭窄,甚至造成堵塞。还有一些原因是:炎性动脉病(如无脉病、血栓性脉管炎),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动脉分层(多动脉解离、dissection、烟雾病),女性服避孕药,偏头痛动脉纤维和肌肉发育不良,这些都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