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早期的教育著作,较早的版本是年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名为《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年修订版(增补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名为《走进心灵——李镇西班级建设教育手记》。
手记虽然出版于千禧龙年前后,但是所发生的时间,所承载的思想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也是世界未有之大变局。
上世纪80年代,也是我出生的年代,国内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高铁,没有互联网;没有商品房,没有月租、没有按揭,也没有买房贷款;没提“双减”,没提“五项管理”,没提“教师惩戒权”;那个年代尊师重教的风尚盛行,教师绝对是个体面的职业,老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绝对是权威。
李镇西老师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创造了他一生为傲的“未来班”,践行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揭开了民主教育和爱心教育的篇章。我将分篇章的陆续分享《走进心灵——李镇西班级建设教育手记》的读书心得。
手记一谷建芬与“未来班”
李镇西老师虽然拥有博士学位,但他的文字没有什么“深不可测”,而是富有极强的生活性和故事性,这也许就是他深受一线老师钟爱的原因之一吧。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级和谷建芬怎么可能有链接呢?听我娓娓道来。
百度搜索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现沈阳音乐学院),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代表作品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海滩的石子》《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历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年,获得“新千年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终身成就奖。年,获得中国流行音乐终身成就奖。歌手孙楠、毛阿敏、那英的恩师。
在那个年代,对于墨守成规的人来说,对于埋头教书的人来说,不要说与谷建芬老师有链接,就是有制作班歌想法的都极少。李镇西老师和他的“未来班”就是极少数中的一份子。
年10月,乐山一中初八四届一班的班主任和孩子们把班级取名为“未来班”,制作了班徽、班旗,写了班歌,定了班训,正在发愁谁能给班歌谱曲呢。到底谁来给班歌谱曲,学生们争论不休,“谷建芬”的名字突然被学生提起,《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仿佛在耳畔响起。在孩子们的争取下,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写有“北京《歌曲》编辑部转谷建芬同志收”的信件就飞往北京了。
“天上掉馅饼”的幸福使得班主任与“未来班”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谷建芬阿姨给“未来班”回信了,信中答应为班歌谱曲。同时自责:作为音乐人,忽视了孩子们,说自己给孩子们写个写的太少了。几番信中交流,最终在谷建芬和王健阿姨的努力下,《唱着歌儿向未来》诞生了,这对那名再普通不过的青年教师和他的“未来班”是莫大的鼓励。
之后谷建芬阿姨与未来班有着切不断的联系,“未来班”唱个歌儿不断走向自己的“未来”,那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在岁月的洗礼下成为了全国著名教育家,也影响着更多的青年教师创造者他们的“未来班”。
在手记一的篇幅中,李镇西老师的班级建设以生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是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与学生相处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这也许就是尊重或民主。班级的自主管理中,让学生不再是附庸,而是富有主人翁意识,能平视“教书先生”,更能平视这个世界。学生之间的互助成长中,让孩子们有了价值体现和帮扶意识,“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注意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未来班”与谷建芬老师的链接,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只要打开思维,一切皆有可能;教师放低身段,放下包袱,学生的世界就会更广阔,思考就会越多,顺势而为或许就会出现《教育的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
年5月,李镇西老师与“未来班”的部分孩子们一起看望了86岁的谷建芬奶奶,《唱着歌儿向未来》,是缘分,是承诺,更是感恩,犹如美丽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