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还在顺德海关上班的当年明月(石悦),用业余时间写出了《明朝那些事儿》。
与此同时,还在南昌海关上班的涂睿明,也以网名“涂鸦”在文学论坛上崭露头角。
涂睿明。
虽然都是喜欢读书写字,15年后,当年明月依然呆在公务员系统,涂睿明却华丽转身,成为了陶瓷文化研究者和作家。继《制瓷笔记》《捡来的瓷器史》《纹饰之美》之后,涂睿明又推出一本讲述陶瓷之美的全新力作——《古瓷之光》。
清康熙豇豆红“八大码”。
唐三彩马形神兼备。
古瓷之美,源于器物。如同语言,理解美、欣赏美需要学习。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该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或许,我们只有了解了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才会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
古瓷之美,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字可以笼统概括。
77件至美珍宝,串起了古瓷之美
“工匠无法著书立传,文人不懂制作工艺。”这样的矛盾,被能写书、会制陶的涂睿明化解于无形。
涂睿明接连推出的多本著作,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制瓷笔记》,从一个制作者的角度,以所见所思所感,谈论陶瓷的制作工艺。《捡来的瓷器史》,把陶瓷发展比作一个孩子,用朴素的文字讲述了陶瓷的成长历程。《纹饰之美》选择了更小的一个切入点,从瓷器的纹样,来审视传统的瓷器文化。
侈口、直颈、圆腹,以青花绘龙纹。每每在陶瓷鉴赏书上看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涂睿明总觉得这些术语跟观察并欣赏一件瓷器毫不相干。
在涂睿明眼中,陶瓷之美的历史,不过是一件件美妙陶瓷的历史,像一颗颗串起来的珍珠,在历史上闪烁着迷人光彩。
于是,说到宋瓷,涂睿明脑中浮现的是汝窑水仙盆,官窑的弦纹瓶,建窑的兔毫盏;说到明代瓷器,涂睿明想到的是翠青釉三耳盖罐、甜白釉梅瓶、填红三鱼高足碗、青花海水龙纹抱月瓶。
《古瓷之光》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件至美珍宝,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等角度切入,娓娓道来这些陶瓷器的各种变化之美。
不必说柔美饱满的元龙泉褐彩玉壶春瓶,也不必说优雅迷人的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更不必说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盘,或带有晕散如水墨的画意,或藏着洁白如玉的胎体,或闪着蓝宝石般的色彩,每一件都具体、真切、无与伦比,它们串起如项链。
长沙窑质朴的表面下,却有着可贵的直率与天趣
每一件古物,都是时间的沉淀,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匠心、气度和灵性。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日日斗量金。”几句看起来很俗套的大白话,却堂而皇之地题在长沙窑的瓷器上。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长沙窑的瓷器,或许会觉得它质地粗糙,颜色土*浑浊,画面潦草随意。论高贵优雅,不如汝窑;论明净华美,不如青花。但是,它质朴的表面下,却有着可贵的直率与天趣。它的画风,充满了民间的情趣;它的题诗,如同当下的流行歌曲;它的物美价廉、品种多样,满足了生活所需。
唐代长沙窑的瓷器,也因此在历史上创下难以想象的辉煌,它随着商船运往朝鲜、日本,它的身影遍布东南亚各国,甚至远至非洲。仅在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长沙窑瓷器就多达5万件。
陶瓷工艺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从原始的陶瓷到唐代再到宋代,然后元明清,其实是在不断进步的。
长沙窑学习了越窑青瓷而大胆创新,发明了青瓷釉下彩、白瓷釉中挂彩的新工艺,并把其与传统的装饰技艺如划花、刻花、模印、粘贴、捏塑等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定程度上,长沙窑瓷器技术上还是不够成熟。虽然它已经出现了釉下彩,但是,在精致的程度,色彩的运用,包括釉层和造型等各个方面,跟元代的青花瓷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物种。
但是,长沙窑瓷器的基因,已经写在了陶瓷史的遗传密码中,即便是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变化,人们依然能够在元代的青花瓷上捕捉到“釉下彩绘”的身影。
青花瓷是人类科技与艺术最杰出的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元青花,以其艳丽的蓝色,征服了世界。
于是,消失了数百年之后,长沙窑的“釉下彩绘”,又在青花瓷上得到了基因传承。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什么值2.8亿元?
鸡缸杯好在“斗彩”和成型工艺。
沈从文说: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怀生活高意。即便是喧嚣一时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最初烧造出来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当艺术品,也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使用。当然,在使用之外,还兼具欣赏性。
7年前,收藏家刘益谦以2.8亿元的价格,拍下了声名显赫的鸡缸杯,某种程度上,令瓷器走进了更多世人的视野。引发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