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管理现状
我国是肝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上亿的人群罹患肝脏疾病。每年因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的病例达数十万之多。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37万)和死亡病例(32.6万)分别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二位(图1)。
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为万~万。我国由HBV感染引起肝硬化和HCC的比例为77%、84%。年3月,福建医院肝病中心江家骥教授团队在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上公布了《中国福州地区CHB临床管理:一项基于电子医疗记录数据的回顾性、横断面分析》,研究表明,有15%的慢乙肝患者符合抗病*治疗标准未接受治疗,其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率较高(图2)。
版慢乙肝防治指南:实施更加积极的干预策略,扩大了抗病*治疗的适应症,强调“应治尽治”。
版指南进一步放宽了慢乙肝抗病*治疗的适应证,强调“应治尽治”,并且建议对一些特殊人群,包括肝癌、失代偿肝硬化以及肝衰竭等进行更积极的治疗(HBsAg阳性就建议抗病*治疗)(图3)。扩大治疗适应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策略,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抗病*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防止疾病进展,包括延缓和减少向肝硬化、终末期肝病、肝细胞癌(HCC)及死亡的发展。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
HBV感染的自然史根据免疫分期,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对应到临床诊断,分别为慢性HBV携带状态、HBeAg阳性CHB、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和HBeAg阴性CHB(图4)。关于临床诊断指标,过去我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