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
一些老年人没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也不严重,却得了脑卒中偏瘫,一做心电图才发现心电图乱七八糟,特别不规律,原来这些患者患有心房颤动。房颤时由于心房内血流紊乱,导致血栓形成、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在脑血管而造成脑卒中。
房颤让脑卒中风险加倍,我国现有房颤人群超过0万,引发卒中者55万例/年,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心房颤动患者怎样预防脑卒中呢?
1、房颤患者做好预防,如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科学饮食、戒烟戒酒等。
2、及早发现并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如: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甲亢,纠正心功能不全。
3、合理用药预防血栓:华法林是临床常用的药物。口服华法林必须将INR控制在2~3的范围内,才能有效地减少血栓栓塞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的危险。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给了房颤患者更多选择,相比华法林,此类药物不需要调整和监测INR,使用起来更方便。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您商议选择哪种抗凝药。
4、左心耳封堵:研究表明,在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对中风的预防效果不劣于华法林。发表在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上的一项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表明,对于中风和出血风险均较高的房颤患者来说,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比,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对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效果相似,但可显著降低大出血和死亡风险。
小贴士
很多患者有顾虑,害怕吃抗凝药不安全,会出血。
首先,按照医生医嘱吃抗凝药的获益肯定是大于风险的。
其次,口服华法林的患者一定要监测INR,及时、有效的监测是保证安全,减少出血的前提条件。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包括组织器官的出血,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表现。但使用抗凝药物引起严重出血的发生率非常低,出血的发生与监测的INR及年龄的升高相关。服用华法林期间,应定期、医院验血,即INR维持在2~3,用药的初期应至少每周1次,剂量和INR结果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每个月一次,最长不超过3个月。
不管吃得是华法林还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出现轻微的出血需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End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分享给更多的人!
往期回顾
高血压的6方面危害,最后一条妈妈们要注意
来自俊华医生的关心:守护好你心脏这个“大房子”
心血管疾病药物阿司匹林使用注意事项
这里是俊华心境界,
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