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房颤,有哪些危害为什么要吃华法林 [复制链接]

1#

心房颤动又称心房纤颤,是指心房丧失了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它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也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时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不规则地下传至心室,可造成心室的节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心房肌不能协调一致地收缩、血液淤滞在心房易致心房附壁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心房颤动的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中心房颤动患病率达7.5%。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房颤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心血管健康问题。

01心房颤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心房颤动的原因有很多。凡是能导致心房结构和电活动异常的因素均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心房颤动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对心房肌产生影响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尤其二尖瓣病变)、高血压、各种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部分患者没有任何心脏结构异常,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交感和迷走神经的活性改变也可促发心房颤动,如饮酒、睡眠障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外科手术后等。

02心房颤动的危害是什么?

心房颤动不但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损害和血栓栓塞事件,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还与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和血管性痴呆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引起血液动力学损害:心房颤动时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而心房收缩对整个心脏收缩射血有辅助泵的作用,如果心房丧失收缩功能,那么心脏功能将下降20%~25%,且心房颤动时,心跳快且极不规则,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显著减少,心肌的能量消耗也增加。在临床上,心房颤动常常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之一。如果心房颤动长时间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引起心房颤动性心肌病,患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使原有的心力衰竭加重。

(2)引起血栓栓塞: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房尤其附属结构(左心耳)内血流滞缓而容易形成血栓,而新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并随血液流入体循环动脉,形成动脉栓塞,尤以脑动脉栓塞常见,而造成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感觉功能减退、痴呆等临床表现。心房颤动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

此外,心房颤动还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心房颤动的危害不能低估。心房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治疗。

03哪些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

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尤其是脑栓塞。心房颤动患者如果合并有以下情况时则容易发生血栓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既往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血栓栓塞病史,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斑块等),糖尿病,女性和高龄。

其中年龄75岁和既往有卒中或血栓栓塞病史是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情况是非主要危险因素,只要患者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或两个非主要因素即为脑栓塞的高危患者,这些患者更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从而增加脑栓塞的风险。

04心房颤动患者应如何预防血栓栓塞?

对于心房颤动发生脑栓塞风险高的患者,口服抗凝血药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方法。

以往口服抗凝血药以华法林为主。由于华法林安全有效的剂量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且其疗效易受到其他因素(如饮食、合并使用其他药物等)的影响,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尽可能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的范围内。如果INR过低,提示抗凝治疗不足,起不到预防血栓事件的作用,需要适当增加华法林剂量;如果INR过高,提示抗凝治疗过度,有发生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的风险,需减少华法林剂量或暂时停用华法林。

近年来推出了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如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艾多沙班),有无须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受食物和药物影响较小、药效稳定、药物半衰期短等优点,但它们的价格较昂贵,长期使用对患者来说经济负担较重。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改善,药物价格的下调,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的应用将会逐步得到普及。但对于瓣膜性心房颤动(如风湿性中至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人工机械瓣膜)患者,不宜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药,仍需服用华法林。

总体来说,心房颤动患者如果存在血栓栓塞高风险则需进行抗凝治疗,需要医生在综合评估患者脑卒中及出血风险后并与患者商议后共同决定抗凝方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