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 [复制链接]

1#

一、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音乐素养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的首要功能是带给人们审美享受,而这种享受多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种美的享受多数是在后天生长生活环境中培养而来,尤为重要的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所汲取。当前的时代是一个雅俗共赏的时代,各种流行歌曲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前时代的人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思维想法去欣赏音乐?当前时代的孩子该如何去辨识和接受音乐?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迅速成长的阶段,只有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们进行很好的音乐素养教育,进行优质的音乐课堂欣赏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他们才能够对音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辨能力,进行更好的赏析。

(二)音乐素养能够提升学生注意力

这里所说的注意力,特别指注意品质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各方面机能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是从出生至八九岁。儿童的音乐教育强调兴趣及注意力培养,面对音乐学生一般可以通过声势律动来产生更为深刻的音乐节奏体验,外在的表达形式也更具有自主性和参与性。通过音乐律动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听觉感官,以提高其在听觉层面的专注程度,对学生的联想力、反应速度以及自我创造力发挥积极作用,还可以推动其身心全面发展。

(三)音乐素养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具丰富性的,而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使学生在聆听音乐和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对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展开想象,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学生人数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来说相对短缺,甚至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没有音乐课。尽管每年国家都有出台许多支持教师到乡村执教的*策,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仍然处于紧缺状态。农村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资源短缺,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

(一)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是培养和提升音乐素养的前提和支持,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农村孩子由于地域局限性和生活情感体验少,音乐常识有明显的局限性,其中包括对音乐发展史、经典音乐作品、常见乐器的了解程度等都受到很大限制。对于音乐演唱,更是没有学生可以做到正确、流畅地识谱,大多数学生对于歌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基本音阶,而对于简单乐曲的基本节奏把握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二)音乐欣赏能力

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是提升音乐素养教育的必要条件。学生一旦具备音乐欣赏能力,他们就能对一个音乐作品注入相应的情感和一定的审美,这也是音乐美学中对于音乐的欣赏。农村小学课堂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欣赏教学模式,其流程模式大都是先介绍作曲家情况、作品创作背景和歌词、歌意,接着进行死板的跟唱、模唱。多数学生喜欢抖音“神曲”,觉得书本上的音乐作品不好听,再加上教师呆板式的注入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感不强,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生机活力。学生在课堂上云里雾里,这种填鸭式教学带来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音乐作品不感兴趣,甚至在课后不久就会忘记这节欣赏课,久而久之便抛之脑后,对于音乐更深层的情感更是无稽之谈了。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这种现象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三)音乐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是表现音乐素养的基础。音乐教学过程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的培养,进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甚至创作音乐做铺垫。但是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我们很少看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基本节奏训练,极少数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基础的节奏模仿,再加上农村学生音乐素质的局限性,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则很难发挥学生的音乐潜在能力。虽然奥尔夫音乐教学十分注重节奏训练,在农村音乐课堂也可以加以学习应用,但是由于教师无心深入学习,对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意识薄弱,学生就算天生具有很好的节奏感也很难被发掘,更别说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节奏训练,许多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音乐创新能力

音乐创新能力是升华音乐素养的创造性条件。音乐是一门艺术,它的自由性和不确定性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创作空间,这些都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们去填满色彩。这种能力不能与生俱来的,更多的来自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不断积累,因此对于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甚至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进行启蒙,小学阶段强化升华。但是在农村小学,有限的空间和条件限制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积累,他们对于音乐作品产生的理解和想象是十分狭隘的。农村小学音乐传承式的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或者教师先示范视唱曲谱再唱词,模式十分单一,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乏味,学生往往被动地学、呆板地学,有些甚至不想学,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对音乐的兴趣。

三、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缺乏的成因

(一)教育观念严重滞后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改善,但是在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传统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教学质量和分数排名仍然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迫于压力,自然而然认为学生的分数更为重要,文化课更为重要,音乐学科更显得苍白无力,从而忽视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这是造成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缺乏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另外,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把音乐课视为所谓的“副课”,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主课”就万事大吉,并没有必要把多余的精力放在音乐课上。长此以往,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音乐课程形同虚设。

(二)音乐教育硬件设施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都是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材结合自己的嗓子进行现场教唱,很少有学校为学生配备必要的音乐器材。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了钢琴、口琴等简单的音乐教育设备,但是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缺少熟悉音乐器材的教师,还有不少音乐教师是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以至于教师不会教学生使用音乐器材;另一方面音乐器材由于长期缺乏保养维护,许多乐器的音准难以把控,久而久之成为形式化摆设。

(三)师资力量匮乏

农村地区经济生活条件落后,有些偏远山区更是条件艰苦,导致大部分音乐专业教师不愿意去农村地区就职任教。另外,如今在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出现一位教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甚至是一个年级就一两位教师承担全部课程。此外,农村学校音乐课往往只有一位音乐教师,而且都是年纪很大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兼课教师,有的甚至一点音乐基础知识都不懂。例如,教师在教授湘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龙里格龙》这一课的过程中,以京剧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切入点,学生在自由举例说明时说了很多最近抖音很火的《牵丝戏》《苏幕遮》《霍元甲》等有运用京剧元素及戏腔的歌曲。同学们举这些例子原本很好,但由于教师自身修养的局限性,并不了解这么前卫潮流的歌曲,造成很尴尬的场面。农村学校很少为音乐学科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使得音乐专业教师梯队建设出现断层。

四、农村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有效转变农村音乐教师教育理念

有效转变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农村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当具备正确的音乐教学思想观,如果只是单方面进行音乐知识教学,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音乐素养培养,就会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部分农村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多数是通过你一言我一句的传唱式教学,背课文式音乐知识的传授。比如笔者听过一节音乐课《春晓》,教师先是让学生进行《春晓》古诗朗诵,接着进入歌曲师一句生一句的教唱环节,这个环节看似没有不妥,但是对于音乐这门具有灵性的学科就显得不那么活泼了。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和环境,学生的思维难以拓展和散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学生音乐水平低下。因此,必须有效转变农村音乐教师的思想,为此相关学校领导应当以新课改要求为实施内容,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相关思想观念教育,使音乐教师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加大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资金投入

加大农村学校音乐教育资金投入对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实质性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是音乐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拥有健全完善的音乐基础设施对提升农村学生音乐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从多方面提供全面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投入应当尤为重视,让他们像城镇孩子一样拥有音乐教室、教辅材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农村学生音乐素养的一剂良药。首先,这要求各地尽快为各所农村学校配备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师,并且音乐教师所上学科必须与其专业相对应,避免出现人岗分离的现象,使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有专人负责。其次,教师要从最基本做起,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认真备课上课,现在网络资源共享时代覆盖县、市、省乃至全国,要让农村音乐教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并且是高质量地壮大。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音乐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观需要教育行*部门、学校、音乐教师三位一体共同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提升自身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进行传授,培养农村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音乐文化水平、音乐能力与自信心,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锻炼,促进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