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3.html一、寒潮正蓄势待发,你准备好秋裤了吗?
根据中国天气资讯报道,眼下新一股强冷空气正蓄势待发,预计今天(11月4日)起开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天气将在本周后期出现转折,气温将会大幅下降,北方多地气温降幅或达16℃以上。
这股冷空气可谓是“全能型”选手,一路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大风、雨雪和降温一个不落齐上场,预计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0℃,局地降幅或达16℃以上。冷空气过程有可能出现雨雪转换,不少地区或将迎来今冬初雪。
寒潮来临时,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必须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和保健,注意保暖谨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你的心血管比你还怕冷!
气温骤降带来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有高压病的患者,如果血压不平稳,就有可能引发脑梗塞、脑溢血等疾病。这是因为血压骤然升高,会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寒冷易使人活动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易导致致脑梗。
研究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在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在气温低于16℃时最高;冠心病对于气温的变化影响比较强烈,尤其是低温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冷刺激时,慢性心绞痛病人出现血流停滞的概率是50%,变异型心绞痛病人是3/4,而健康人是1/12;脑卒中包括脑溢血和脑梗塞,研究发现,心源性脑卒中在冬季的发病率大于夏季。气温的下降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脑卒中致死率都增加;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率在冬季最高。研究还发现,最高血压出现在最冷天气。
不论心血管患者或是健康人,寒冷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三、寒冷的冬季,如何保护心血管?
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颈部保暖,防止颈动脉斑块脱落
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特别是颈部的保暖尤为重要!近年来,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颈部受凉,颈动脉会受到冷刺激而急剧收缩,如果颈动脉有斑块且不稳定,在颈动脉收缩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导致斑块脱落,脱落的斑块如果随血液流动到脑血管,会引发脑梗;如果流动到心脏,会引发心梗,这种后果致残致死率极高。
所以,在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如选择高领衣服、围巾、围脖等。另外,也要避免颈部的突然扭转。必要时,医院检查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如果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
2、控制基础疾病,坚持用药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坚持规律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更换药或者增减药量,否则会有基础疾病加重的风险。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掌握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有变化,及时告诉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3、健康饮食,适当运动
天气一冷,我们的食欲会增加,想吃更多的食物。同时,天冷的时候,也会放弃运动。这样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要控制饮食,饮食宜清淡,少油,少盐。同时,要注意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在上午或下午锻炼,在室内活动也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4、忌酒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会选择在睡前喝一口酒来暖暖身体,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酒精会使血压波动,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效果,还可诱发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5、有房颤的患者,要坚持吃药
房颤容易形成致命的栓子,血栓随着血液移动堵塞血管,引发脑梗、肺栓塞等重大疾病,甚至猝死。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做个心电图,明确是否有房颤,如果有,要坚持服药。
6、不要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大,血压骤然升高,特别是屏气用力时,全身肌肉收缩和血管收缩,导致颅内血管血液骤增,脑血管压力加大,易导致脑出血。所以,平时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