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险番禺老伯脚冷脚麻腿抽筋,原是患上血 [复制链接]

1#
内容摘要

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入含脂食物增多)、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有增多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

近日,医院开展了首例在传统血栓介入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最新技术——导管流变血栓清除术,让患者闭塞的动脉再通,避免了患者日后可能导致的截肢风险。

腿脚“不灵”原是动脉闭塞

今年79岁的陈先生(化名)患有高血压,前段时间,他因身体不适,腿脚不灵活到医院就医。检查发现,陈先生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栓形成,且有阵发行心房纤颤。

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从心室发出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随着动脉闭塞的加重,腿部会出现寒冷,皮肤干燥、毛发和指甲生长不良,渐渐出现严重疼痛、冰冷和麻木,最严重时甚至要截肢。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截肢风险?

医院放射科唐郁宽主任医师说,“经过综合判断,我们制定了手术方案进行血栓清除。传统的血栓抽吸使用的是普通导管,抽吸过程中,血栓容易跑到远端,造成更大危害。而运用血栓机械抽吸控制系统,借助新型的流变吸栓导管和自动抽吸装置,可将血栓清除更干净,降低血栓流到远端的概率,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降低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示意图

抽吸血栓让犯罪血管再通

2月21日上午,在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唐郁宽主任和李伟奇医生共同为陈先生做手术。当天上午10点左右,陈先生被送进手术室,接下来,他将要接受右下肢动脉造影+血栓流变抽吸+血管成形术。

“这个手术本身比较复杂,难度大,长段血管闭塞,风险高。加上患者年龄大,身体条件较差,本身已存在心脑血管病变,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家属一开始比较紧张,对手术期望值也比较高。”唐郁宽主任说,“术中首先要开通患者的血管,然后把血栓清除导管送到闭塞血管中的病灶部位,再进行血栓抽吸。血栓抽吸完成后,还要对重度狭窄的血管作进一步处理。

术中影像观察,只见一根长长的导丝从患者的腹股沟动脉进入,形成一条路轨,用来抽吸血栓的导管就像缓慢行驶的火车,沿着导丝渐渐抵达病灶。通过对血栓冲击,将打碎的血栓流变回抽,慢慢将混有血栓的血液导出体外,抵达连接在血栓抽吸控制系统的废液袋,原来闭塞的血管慢慢重新通畅起来。术中使用的新导管还可以喷药溶栓,也就是说,可以把陈旧的血栓从“石头”变成“豆腐”,再打碎导出体外。

上午11:40分,造影显示陈先生闭塞血管中的血栓已经清理干净,之前闭塞的动脉已经复通。考虑到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血管的狭窄程度,唐郁宽主任在抽吸了血栓的基础上,为患者放置了合适的支架,进一步改善患者下肢动脉的血流状况,避免了截肢。

手术过程

动脉闭塞要及早治疗

据了解,血管狭窄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蜡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当这些蜡样沉积物一块一块形成时,就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继续发展,就会引起动脉血管狭窄;再然后,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形成血栓或整个血管被血栓堵塞,这也是第二种血管狭窄的形成原因。

唐郁宽主任介绍,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治疗思路,主要是通过采用一系列介入技术和配套治疗措施,达到开通血管、消融栓塞、顺畅血流的目的。抽吸装置只是抽吸了血栓,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狭窄。因此,血栓抽吸后,是否需要放支架,应根据抽吸收后血管的狭窄程度决定。

“动脉是把血液运往全身各处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由于静脉起始于毛细血管,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闭住堵塞血管,让血流走其他侧枝循环,但动脉闭塞则不一样。如果人体的动脉没血流就会出现肢体坏死,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年龄超过60岁以上人群是下肢动脉闭塞的高发人群。建议这些人群平时要定期做身体检查,如果发现下肢不适要及时做B超检查,找出病因,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唐郁宽主任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

患肢怕冷;

活动后腿部或臀部肌肉易疲劳,肌肉疼,休息后可缓解;

足部、小腿、大腿抽筋;

腿部感觉异常,可有烧灼感;

休息时腿部可能有麻木感;

腿部摸起来发凉;

皮肤苍白或发紫;

阳痿;

足部伤口愈合困难;

肌肉萎缩;

足部或者脚趾出现坏死;

脚趾甲变形增厚;

下肢疼痛;

小腿毛发稀少。

—THEEND—

来源

番禺日报

编辑

Sar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