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桡动脉入路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中晚期 [复制链接]

1#

肝癌介入治疗新技术

——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福音——

双剑合璧·抗击肝癌--经桡动脉入路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

杨毕伟

介入治疗是肝癌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自从Seldinger发展经皮穿刺置管技术以来,经股动脉造影已成为腹部血管造影的基本术式。目前通过该技术周期性多次使用介入方法治疗肝癌已得到广泛开展,成为了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案。

肝癌介入治疗的种类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有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灌注化疗)两种常用方式。肝动脉栓塞化疗是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混合后栓塞入肿瘤供血动脉,用栓塞剂封堵肿瘤血管,“饿死”肿瘤,同时局部释放适量的化疗药物“杀死”肿瘤,双管齐下;肝动脉灌注化疗则是将导管放置于肿瘤供血动脉后,缓慢而持续地灌注较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造成一个持续的高浓度化疗药物的环境,充分发挥化疗药物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

肝癌介入术的入路(插管方式)

传统的肝癌介入入路是从股动脉插管。股动脉的特点是血管比较粗,路径比较直,距离比较短,因而介入操作相对容易,导管更容易置入血管腔,进而送达全身各处的目标血管,进行治疗。桡动脉入路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式,从病人手腕部的桡动脉穿刺置管,最早是Kiemeneij教授于年首次尝试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取得了成功。之后桡动脉入路介入在心血管介入中广泛开展,成为标准血管入路。近年来肝脏介入等外周血管介入也逐渐采纳了桡动脉入路作为一种重要的插管方式。

桡动脉入路和股动脉入路介入的比较

首先,桡动脉入路介入术后无需平卧制动,穿刺点由专用压迫器压迫4小时左右,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完成后患者行动自如,舒适度高;然而由于股动脉穿刺点位于髋关节附近,且股动脉压力较高,因此股动脉置管拔除后,需要压迫穿刺点8小时,且患者必须保持髋关节伸直,不可弯曲,以避免穿刺点出血,特别是肝动脉灌注化疗,卧床制动时间将长达50个小时以上,患者舒适度差。其次,穿刺点的假性动脉瘤和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多见于股动脉穿刺入路,而桡动脉穿刺入路则很少见。再次,由于术后无需制动,桡动脉入路降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另外,对于一些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贝伐单抗,华法林,利伐沙班等)的患者,经桡动脉入路置管可以减少患者停药的时间。

双剑合璧

经桡动脉入路的肝动脉灌注化疗

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在肝癌介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肿瘤弥散、门脉癌栓、肝静脉癌栓、肝内动静脉瘘的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提供了治疗的选择,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了化疗药物在肝脏的浓度,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效。过去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常规实施股动脉置管,患者必须严格卧床,而整个经典化疗方案(Folfox)的用药时间接近50个小时,部分患者不能坚持,不得不通过化疗药物减量来缩短时间,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肝动脉灌注的疗效就打了折扣,不能充分发挥高浓度化疗持续滴注的作用。而且一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制动,导致了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方式的兴起,给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桡动脉置管后患者无需卧床制动,舒适度大大提高,不但能顺利地接受整个化疗滴注的过程,而且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

医院肝肿瘤内科自年起开展经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改善了患者术后的恢复,获得了许多患者的好评。笔者每年主刀经桡动脉入路的介入手术超过台,目前已累积了台以上的经验。为优化桡动脉入路术中患者手部固定及穿刺点压迫,笔者研发了一款可拆卸式桡动脉加压固定器,获得国家专利(CNU)。年起,笔者主持了一项临床研究,通过CTA在介入术前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评价桡动脉入路介入的难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介入入路提供依据。该研究目前已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评估指标,为提高桡动脉入路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经桡动脉入路是介入治疗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耐受性好,舒适度高的特点,为充分发挥肝动脉灌注的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End!

更多肝病科普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