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略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常 [复制链接]

1#

(一)中医学

中医学中虽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但从病因病理和症状表现方面属于“脉痹”“胸痹”“中风”“眩晕”等疾病范畴,关于这些疾病的相关文献在中医学中论述很多。《黄帝内经》中就提到“脉痹”的概念,“……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这些对于血脉的描述与现在的动脉粥样硬化十分相似。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根据动脉硬化的病位不同,临床上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硬化及四肢的动脉硬化。中医学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归属于“胸痹”“中风”“眩晕”等范畴,而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脱疽”“痹证”一致,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多表现为“腹胀”“腹痛”的证候,肾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及栓塞症多归属于“癃闭”范畴,血栓性视网膜中央动脉痹阻症归属于“暴盲”。

关于其发生的病机多责之于虚、瘀、痰。而“国医大师”周仲瑛将其病机特点归纳为“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在血脉”是指痰瘀等病理产物结于血脉,形成有形病灶。所谓“根在脏腑”是指该病的发生常源于肝、脾、肾等脏腑的虚损或功能失调,如肝肾阴虚,肝失疏泄,脾气亏虚等。

有学者提出AS的“毒邪”致病论,认为毒邪是引发痰瘀内结于血脉的关键,引起AS炎症反应的各种病因和炎性介质可归于“毒邪”的范畴。国内关于AS治疗研究,其辨证论治多立足于其本虚标实的证候特点,本虚常为肝、脾、肾不足,标实主要为痰浊、瘀血等。治疗总原则是滋肾养肝健脾,袪痰化瘀。根据具体情况,酌配理气、平肝、开窍、剔络、通窍、凉血、解毒之品。

周仲瑛研究团队近年来以滋肾养肝化痰消瘀为原则择药组方的络脉通胶囊(由何首乌、黄精、海藻、水蛭等组成)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观察络脉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结果发现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消失率、总阻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绞股蓝多苷片组)。治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变薄、TC和TG明显降低、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

近年来国内还开展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中药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调节脂质代谢、稳定易损斑块、调节炎症因子、影响血管重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进行,相关结果显示出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前景。

(二)西医学

对AS的发病机制,目前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各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内皮、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反应的结果。对AS的防治策略主要是抑制血管重塑或改善血管狭窄为主,近年来更强调对易损斑块的干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